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运营: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水产云—物联网智慧养殖云平台
传感器技术网—水产养殖传感器精选
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百科 > 淡水两栖 正文
集群智慧云企服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

来源: 编辑: 时间:2022-10-13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野生状态下大鲵的病害很少,但是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扩大,放养密度不断增大,以及饵料都是来自人工高密度饲养的鱼类,大鲵病害也随之加剧,特别是自2006年来关于大鲵(娃娃鱼)患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人工养殖大鲵发病呈现以下特点:

①鱼病种类推陈出新;

②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发病范围更广,以前苗种阶段发病较为常见,现在许多疾病对成鲵也产生影响。

一、非生物性病害

1.肢体伤残

主要由于咬伤或机械致伤。肢体伤残是规模化群体养殖中非生物性病害最为多发的一种,尤其是在移池或争抢饲料时大鲵的相互咬斗致残;同时,在清洗池子过程中由于人为不小心也会造成鱼体碰伤致残。大鲵的四肢有明显的咬痕或已残缺,初期会离群独游,很容易着生水霉引起继发性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保证饵料充足,彻底改善大鲵(娃娃鱼)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人为的机械损伤。发现病鲵立即隔离,把病鲵置于没有水的脸盆或其它容器中,用棉球蘸取4%的食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涂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土霉素等消炎粉剂,30分钟以后放入池水中,每天1次,约2周即可慢慢愈合。

2.肺气肿

由于水位过深或者大鲵本身畸形导致大鲵不能正常呼吸,而使其肺中的废气长期滞留所致。病鲵整个躯干部尤其是肺部肿胀,前肢离地漂浮于水面上,用手挤压其背腹部,有气体从口中排出,随后整个腹部塌瘪,短时间内仍会漂游于水面,不久会下沉,然后恢复正常。此病在短时间内不会导致大鲵死亡,但是患病大鲵(娃娃鱼)不能正常摄食,影响其生长,时间长了之后会因饥饿而死。

防治方法:①保持一定的水位,水的深度刚好淹没大鲵的背部为好,使其毫不费力地自由呼吸。②可以在池的非投食区放置少量的鹅卵石,使其借此将头伸出水面呼吸。③一旦发现病鲵,马上隔离,用挤压法使其排出肺中的废气,然后放入浅水池中饲养观察。直至正常摄食为止,一般1~2周即可治愈。④如果发现并发其他病症,还要在隔离池进行针对性治疗。

3.肠胃胀气

大鲵(娃娃鱼)摄食不均匀而引起肠胃消化功能紊乱,产生大量气体停滞于胃肠中所致。不管大鲵的规格大小,都有可能发生。病鲵整个躯干部尤其是肺部肿胀,四肢离地漂浮于水面上,用手挤压其背腹部,有气体从口或肛门排出,随后整个腹部塌瘪,短时间内仍会漂游于水面,不久会下沉,然后恢复正常。主要危害0.5千克以下的幼鲵,特别是在变换饵料时最容易发生,使大鲵不能正常摄食进而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①保证饵料新鲜充足,定时、定量投喂。②在饵料变换时,要逐渐过渡,让大鲵有适应过程。③一旦发现病鲵,立即隔离,并用挤压法使其排出肠胃中的废气,然后放入浅水池中饲养观察,直至正常摄食为止。一般1~2周即可治愈。④如果发现并发其他病症,还要在隔离池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生物性病害

1.线虫病

线虫病是由某种线虫寄生于大鲵(娃娃鱼)的皮下引起的疾病。大鲵的皮下明显可见寄生有线虫。线虫的长度由几厘米到2米不等,寄生的数量由一到数十条不等。

发病季节:春末夏初、秋季。春末夏初,当水温逐渐升高,线虫感到不适应,会从皮下窜出,去寻找新的寄主;入秋以后,水温逐渐降低,大鲵皮下原有的线虫卵会发育成成虫。

感染种群:成鲵阶段尤为常见,苗种阶段偶有发生。危害性:大鲵一旦被线虫寄生,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结果是大鲵逐渐消瘦。如果没有继发性病害,一般不会致死。

处置方法:当虫的头部从皮下窜出时,用镊子夹住其头部缓慢拉出,然后用1∶2500的聚维酮碘或食盐水清洗创口,防止感染。

注意事项:防止创口发炎感染。

2.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霉菌着生在大鲵的创伤部位所引起的。当大鲵受伤时受损部位均易着生水霉。在大鲵体表可见一团似绒毛状的东西。较轻的,一碰即掉;严重者,很难拔掉,且病鲵离群独处,还易感染继发性鱼病。

适宜水温:14~18℃。主要在春、秋季节。危害性:如果大鲵仅患此病,不会立即死亡;但很容易继发感染其他鱼病,死亡率较高。

常用药物:酊碘溶液(兽用含碘制剂),食盐,消炎粉(诺氟沙星、阿莫西林)。

治疗方法:①捞出病鲵单独饲养,彻底清洗原饲养池。②查看病灶部位,确定是咬伤还是体表腺体遭到破坏。如果是咬伤,伤在四肢且残废,首先截肢。③彻底清除病灶部位的水霉,然后用药棉蘸取1∶2500的酊碘溶液或食盐水(4%)清洗创面。④用消炎粉涂撒在创面上,静置30分钟后放入水中。⑤严重的病鲵(已感染其他病害),在放入水中之前还要注射消炎针剂,比如硫酸庆大霉素等,一般两周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控制好水体环境,比如换水温差不要超过5℃、严禁有毒、有害、有污染的水进入水源,水体pH值控制在6.4~7.8,等等。②同规格的大鲵群养,在摄食旺季,如无特殊需要,不要进行规格调整,防止咬伤。③保证饵料充足,防止因争食而误伤。④水位不要太低,防止蚊虫叮咬。⑤经常巡视饲养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红斑病(暂定名)

病因不详,有报道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在病鲵的四肢以及腹部出现出血性红色斑块,后逐渐溃烂,离群独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者全身分泌粘液,不久死亡。

发病季节:摄食季节均可流行,以4~10月水温在18~22℃最常发生。

危害性:可导致四肢溃烂,腹部烂穿,且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导致死亡。不同年龄段的大鲵均会感染,传染快,死亡率高。

治疗方法:①一经发现,捞出病鲵,全池用聚维酮碘浸泡后彻底更换池水。②病鲵单独饲养,每天用抗生素浸泡。⑧如果病鲵已出现溃烂,用先锋霉素浸泡的同时,再腹腔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或硫酸庆大霉素,1~2周可基本治愈。

4.疖疮病

病因不详。患病初期病鲵(娃娃鱼)离群独游,体表出现一个甚至多个红色斑块,粘液增多,严重时有可能池水也被粘液污染,继而斑块红肿、溃烂。初期与红斑病相似,但是危害性更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发病季节:当水温大于12℃时,大鲵一经感染此病,不论规格,很容易传染,特别在群养池的发病率更高。

治疗方法:①一旦发现病鲵,马上隔离,并且进行全池消毒。②对病鲵进行药物注射治疗,采用药物为硫酸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混合液,比例1∶1,或诺氟沙星注射液,剂量参照"白点病"。⑧对还没有患病的大鲵,可以在饵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或诺氟沙星片剂,用量0.4毫克/千克鱼,一周内用药两次进行预防。治疗一般为一周(注射三次),严重的要治疗两周。

5.腹水病

发生在室温和水温都较高的5~10月份。各种年龄的大鲵(娃娃鱼)都可感染,但以一龄左右发病率最高;患病大鲵初期食量迅速下降、反应迟钝;随后在背部出现出血点,腹部、头部手摸有积水感,不吃不动漂浮在水中,身体失去平衡;病情严重者腹部上翻,眼球外凸,眼睛周围有白膜覆盖;剖检后发现腹腔大量积水,胃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有炎症,肝肿大且有出血点。病鲵发现不及时很难治疗,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病因初步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病鲵离群,腹部肿胀并且较硬,漂浮于水面上。不论规格大小都有可能被感染,根据患病的轻重程度,腹水量达到几毫升至几百毫升不等,死亡率比较高。

当水温大于18℃时,大鲵一经感染此病,不论规格,很容易传染,特别在群养池的发病率更高。

治疗方法:早发现、早治疗。患病较轻者,立即隔离,首先抽尽腹水,然后采用硫酸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混合液进行腹腔注射,或者直接注射先锋霉素,5~8千克大鲵剂量一般为1毫升,每天一次,3个疗程可治愈。对于病情较重者,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总之,"目前人工养殖大鲵疾病种类很多,流行性强、危害大,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疾病种类发生,尤其在每年的四五月份,一方面由于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比较大,另一方面也因为三四月份是幼鲵交易比较频繁的时候,新进大鲵(娃娃鱼)产生应激并且对新的环境不适应,所以很容易发病,造成大量死亡。在突破了大鲵人工繁育技术之后,大鲵的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大鲵养殖的瓶颈。但是,目前各方面对大鲵病害研究却远远滞后,更不用说有针对性的疫苗产生,尽管有些疾病可以治愈,但是都来源于实践中的经验之谈,缺乏理论基础,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病害防治仍是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人工养殖大鲵(娃娃鱼)的病害防治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服务
集群智慧云企服软件著作权服务
水产养殖论坛

公司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曼哈顿大厦A座2610室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业务合作:159-9855-7370(微信同号) / 173-0411-9111 座机 / 传真:0411-83767788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小鱼壮壮®为我公司注册商标,相关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投稿邮箱:2544906@QQ.com(投稿、侵权删除等)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