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运营: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水产云—物联网智慧养殖云平台
传感器技术网—水产养殖传感器精选
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营养饲料 正文
集群智慧云企服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鱼虾类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编辑: 时间:2022-10-15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鱼虾类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前言:
鱼类饲料添加剂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类。其中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与微量元素;非营养性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的主体物质成分之外,添加到饲料中的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饲料结构、保持饲料质量、帮助消化吸收、防治鱼类疾病的添加剂,包括生长促进剂、促消化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抗氧化剂等。非营养性代谢调节物的合理使用,会改善机体的代谢,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增加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对鱼用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日益深入,非营养性添加剂已大量用于鱼类配合饲料的生产中,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本文综述了生长促进剂、酶制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非营养性鱼虾饵料掭加剂的作用、组成成份和国内外的生产技术、使用效果等内容。

关键词:鱼虾类、非营养性添加剂、生长促进剂、酶制剂、益生菌制剂、诱食剂、粘合剂、着色剂

一、一、生长促进剂

鱼类生长促进剂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鱼类内分泌系统,调节新陈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促进养殖鱼类的生长。
1.1 喹乙醇
喹乙醇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化学药物,并且促生长效果明显,是动物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长促进剂。其作用为影响代谢,促进合成,提高鱼饲料中能量和氮的利用率,促进氮的沉积。王盛能等在鲤鱼和罗非鱼的日粮中添加150 mg/kg的喹乙醇,生长率较对照提高75%和65%;叶金云在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喹乙醇喂 l 龄草鱼。生长率提高53.82%,存活率提高22.7% ;文印良等对鲤鱼的实验证明,添加喹乙醇200 mg/kg促生长,相对增长率较对照组提高53.88%,且鱼体耐低氧的能力增强,肉质也有所改善;张梁等认为斑点叉尾鱼回添加喹乙醇100mg/kg有较好的促生长效果。耿毅等报道鲤鱼饲料中长期添加喹乙醇,剂量应控制在50 mg/kg以下,否则鱼体有中毒危险(出现腹水和出血症,不耐运输,严重的捕捞时大批死亡)。
1.2 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改变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和干扰其代谢过程,如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阻碍蛋白质的合成,改变核酸代谢等。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动物采食抗生素后其肠壁变薄且更健康,因而提高了肠道吸收效率。但抗生素对鱼类是否具有促生长作用,尚有一定争议。桥本(1956)、青江(1961)在综述了Woef等人对青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抗菌素对鱼类生长影响的研究成果后指出,抗生素对促进鱼类的生长基本没有效果。曹为民等(1993)在每100 kg基础饲料中加入18 mg红霉素,对体重40~60g的当年丰鲤在水槽中饲养40天,也得出了相同结论。据认为是由于健康鱼消化道内因缺乏食物而呈无菌状态。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叶元土(1994)将四环素药渣以1.3%的比例加入配合饲料饲喂鲤鱼,50天后试验组尾均增重率比对照组高33.27%,饲料系数比对照组低22.05%。他认为,药渣的促生长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的四环素,作用机理是抑制了对鲤鱼生长不利的微生物的生长。
黄霉素是197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种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大量在猪、肉鸡、肉鸭上研究证实,黄霉素可以促进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维护消化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近年来研究表明,黄霉素也是鱼类饲料中较为理想的添加剂,黄霉素属于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量为1582,不易被鱼消化吸收,主要作用是净化消化道内环境,促使肠道变薄,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黄霉素还能促进鱼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以调节新陈代谢,增强鱼体内蛋白质转化率。王雪虹、夏长青研究证实黄霉素对生长缓慢的欧洲鳗具有促生长效果;任泽林报道在饲料中添加黄霉素能促进鲤鱼的生长;周小秋研究认为在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对鲤鱼的耐运输能力没有负面影响,黄霉素在鲤鱼生长前期饲料中的最适用量为3 mg/kg,黄霉素与喹乙醇组合效应对鲤鱼促生长效果不明显。
1.3 激素
鱼虾促生长剂自60年代就开始研究。由于鱼虾属水生生物,其消化、代谢机理与哺乳动物和家禽不同,所以许多用来促畜禽生长的抗生素、抗菌素,在鱼虾饵料中没有效果,现在鱼虾饵料中常用的促生长剂是喹乙醇。80年代以来,国际上研究的最引人注目的促生长剂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由脊椎动物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的。Pickfold和Atz(1957)指出,生长激素是一种单链多肽激素,由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以促进鱼类生长。Y.Eitomoite(1964)、R.Smift等(1965)在饵料中添加垂体生长激素,对虹鳟和河鲈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为蛋白性微量活性物质生长激素的批量生产开辟了途径。高桥明义等(1985)用改良的分离法,从约1000个红鲑脑垂体中分离出50微克生长激素,又与具有最新生物工程技术的协和发酵工业东京研究所一起,分析了氨基酸的排列和基因的碱性排列,开发出用基因工程批量生产生长激素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已可以生产牛、猪、羊、鸡、鱼等多种动物的生长激素,通过饲喂都取得了极佳效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鱼类方面从事这项研究工作。
但也有观点认为: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易被消化酶分解破坏,不宜用作添加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试验证实,在饲料中添加0.01 mg/kg甲状腺素,可增强鲤鱼食欲,加快生长速度。
固醇激素目前有20余种类固醇激素,已用于鲑、鳟、鲤、鲫、罗非鱼等20种鱼类中,均作为非营养性促生长剂经口服起效。但由于其残留致癌及对性别的影响等副作用,以甾类激素为主的促生长剂一直未形成商品化生产。其中,雄激素对鱼类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雌激素对鱼类是否有促生长作用尚存在争议。甾类激素应用于鱼类的另一作用,就是改变性别分化。促进性逆转,生产大量单性鱼类。例如,生产全雄罗非鱼,也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4 中草药
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含有对生物体有益的微量成分,且无毒副作用。杨仕樊(1994)认为,凡具备以下功能之一者均能促进鱼类生长,增强抗病能力:(1)能兴奋循环系统及呼吸中枢,活跃及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膜活性,调节消化道与内分泌功能的,有莨菪、益母草、当归等;(2)能消食健胃,止酵除滞,加强胃肠机能活动,促进消化的,有山楂、陈皮、青皮、枳实等:(3)能兴奋神经中枢、刺激胃肠蠕动、抗菌消炎、消疮排毒的,有柴胡、野菊、蒲公英、大黄、黄连等;(4)能健胃、消积、杀虫、解毒、兴奋胃肠蠕动的,有南瓜子、槟榔等。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是鱼用促生长剂研究开发热点。王永玲报道饲料中添加1%的大蒜能提高鲫鱼增重率7.99%,同时可降低饲料系数10.37%;陈维岩等在饲料中添加0.5%艾叶饲喂鲤鱼,夏花、1龄鲤、2龄鲤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l1.65%、22.46%、12.55%;吴文等在饲料中添加0.3%绞股兰饲喂草鱼,可提高增重31.25%。段铭等用党参、黄芪、小茴香等组方,添加1%投喂鲫鱼,可提高增重21.77% ;陈铁郎等用何首乌、黄芪等组方在饲料中添加1%,奥尼罗非鱼增重率提高95.40%,胡子鲇增重率提高42.20% ;张兆华等将由艾叶、枳壳、神曲等30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加在鳖的饲料中,结果表明,实验动物比前一年同期期末增重30%以上。吴德峰等(2001)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神曲、山楂、当归、大黄、元参、板蓝根、黄芩等中草药组成的方剂,作为欧鳗的抗病促长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日粮中添加中草药的欧鳗比对照组增重明显,对于几种常见传染性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说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了欧鳗的养殖效果。刘红柏等(2004)发现饲料中添加黄芩及黄芪可明显促进鲤鱼的生长,并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添加茯苓、鱼腥草及板蓝根也有一定作用。阎有利等(1994)报道,用大黄、苦参、陈皮、黄芪、甘草等中草药组成保肝利胆、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的方剂,在鲤鱼基础饲料中添加0.3%,结果发现试验组日增长率比对照组高出30.6%,饲料系数低18.91%。在鲫鱼、罗非鱼、草鱼、鲢鱼、鲤鱼、鲕鱼、对虾等饲料中添加大蒜、党参、小茴香、甘草等中草药添加剂也有相似的结论。说明中草药对水产动物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中草药作为鱼用促生长添加剂的研究尚不够成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添加效果的比较方面,对用药及配方、剂量、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安全性试验等问题还需要深入探讨。

二、酶制剂

1、 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分类
随着水产饲料业的发展,目前以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剂等为主的饲料添加剂,由于极易造成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残留,进而危害到人类健康,必将会退出市场。而酶制剂作为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的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一定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饲用酶制剂目前被认为是使用最安全的一种饲料添加剂。随着技术的进步,酶制剂在酶活性和生产工艺及稳定化技术上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饲用酶制剂将在解决水产动物饲料资源短缺、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消化与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通过生化反应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的分解,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增强鱼体对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体生长。目前,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以及复合酶制剂已被大量应用于畜牧业养殖生产当中。
动物的配合饲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多由生物高分子所组成,动物在消化利用这些营养物质之前,必须经酶解后才能利用。而酶具有严格的专一性和特异性,使用单一酶系的作用效果低于使用多酶系统,利用各种消化酶和非消化酶的协同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而达到增重、降低耗料的目的。目前,世界上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制剂由于其不同的功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B一葡聚糖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
此类酶制剂主要用于北美、欧洲及以大麦为饲料主原料的国家。
(2)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
此类酶制剂主要用于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3)以纤维素酶、果胶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
主要作用为破坏植物细胞壁,使细胞中营养物质释放出来,供进一步消化吸收,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降低肠胃道内容物的粘稠度,促进动物消化吸收。 
(4)以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果胶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
此类复合酶综合了以上2和3中的各酶系的共同作用,具有更强的助消化作用。
复合酶制剂在鱼类饵料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显示了明显的辅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改善水质以及减少肝脏和消化道疾病的效果。虽然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和脂类有较强的消化能力,但在高密度人工养殖条件下,其对人工饵料的消化能力有限。饵料中添加蛋白酶和脂肪降解酶能提高饵料中蛋白质及脂类的消化率,减少未消化物对水质的影响。淀粉是植物饲料中的主要成分,也是人工饵料中最常用的安全、经济的粘结剂,而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体内淀粉酶活性低,对淀粉的消化能力低,因而饵料中的淀粉不能被充分利用。这不仅造成养分的浪费,影响水质,还产生消化不良和肝脏疾病等现象,致使生长受阻,严重者导致死亡。在饵料中添加淀粉酶,能明显的提高淀粉的消化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保证水产动物的健康。
2、 酶制剂的作用机理
(1)直接分解营养底物,提高代谢水平,降低饵料系数
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制剂,能有效地将饲料中一些大分子多聚体分解和消化成水产动物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或分解成小片段营养物质,供其它消化酶进一步消化,一些水产动物本身难以分解和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添加酶制剂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分解和消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草鱼饲料中添加0.1%酶制剂,试验组草鱼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提高了6.6%,饵料系数降低了0.29;试验组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略高,而粗脂肪略低,试验组的每千克鱼饲料成本比对照组降低8.93%。该酶制剂使草鱼对无机盐转化利用率提高,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均衡有效,表明该酶制剂能促进鱼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提高鱼体内蛋白质转化率。阎有利等(1992)在鲤鱼基础饲料中加入纤维素酶0.1%,饲养27 d,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率提高11.96%,饲料系数下降16.36%,饲料成本降低14.63%。叶元土等(1995)利用自猪胃粘膜、胰脏中分离出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按一定比例组成复合酶制剂,将其按0.5%、1.0%的比例分别加入到鲤基础饲料中,使鲤鱼尾增重率提高12.3%~27.5%,饲料系数降低18.70%~10.89%,而且对鲤鱼品质无显著不良影响。试验者认为其作用机理是外源性酶参与了鲤鱼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增强了鱼体对饲料的转化率,从而促进鱼体的生长速度。
(2)补充外源消化酶,激活内源消化酶分泌,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对动物内源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较多。奚刚等(1999)在猪、鸡饲料中添加外源酶的试验结果表明,外源酶能促进内源消化酶分泌,提高饲料利用率。水产动物消化系统不如畜禽完善,内源酶分泌不如畜禽完全。鱼类消化道中不含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而淀粉酶的活性也很低。尽管鱼虾对蛋白质有较高的消化吸收率,但内源蛋白酶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加入外源性蛋白酶后.可弥补内源性蛋白酶的不足(特别是幼体),提高蛋白质吸收率10%左右,可起到节约蛋白质的目的。糖类物质是廉价的饲料原料,尽管水产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吸收率很低,但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和降低成本,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仍达到20%~50%。加入淀粉酶和糖化酶后,可以补充水产动物严重缺乏的淀粉酶,将淀粉的消化吸收率从20%~40%提高到80%以上,从而起到增加饲料能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作为能量消耗的作用,进而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因此,外源性消化酶对水产动物来说非常重要。外源性消化酶还可刺激水产动物内源性消化酶的更多分泌,并提高食糜中内源性消化酶的活性,加速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乔秀亭等(2002)研究了酶制剂对鲤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添加复合酶制剂后,各试验组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减少了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耗,起到间接节约蛋白质的作用。仲军等(1995)关于对虾的试验表明,外源酶系可以通过对动物自身内源酶原的激活,增强内源酶的作用,促进肝胰脏的消化作用,提高饲料的总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
(3)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
配合饲料中含有的植物性原料常存在一些非淀粉多糖、果胶、纤维素聚合物,对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的抗营养作用。它们在肠道中部分溶解,从而使食糜粘度增大,导致养分溶出速度减缓,养分和内源消化酶扩散速度减慢,肠道机械混合食糜的能力减弱,饲料消化率降低。同时,可溶性非淀粉多糖还可使肠粘膜表面不动水层增厚,致使营养物质扩散受阻,影响水产动物对有效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此外,粪便排出量因未消化物质的增多而增加,还会导致动物胃肠道中微生物繁殖增多,并对水产品品质造成不良影响。酶制剂中的多种酶,特别是β-葡聚糖酶、果糖酶和纤维素酶能将这些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降低消化道中物质的粘度,促进动物肠道的蠕动,有效地消除这些抗营养因子的不良影响,改善水产动物的消化机能。如纤维素酶由葡聚糖外切酶、葡聚糖内切酶以及β-葡聚糖酶3种具有高度协同作用的酶共同组成。它能将菜籽饼、棉籽粕、豆粕中的植物纤维分解成葡萄糖,破坏植物细胞壁,释放内容物,从而综合提高饲料利用率。余丰年等(2001)在以豆饼、菜籽饼为主的饲料中添加2400 IU/kg纤维素酶饲喂团头鲂,提高了鱼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周小秋等(2001)在含豆粕、菜粕、棉仁粕为主的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鲤鱼消化道食糜的粘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另外,豆粕等饼粕类饲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和α -半乳糖苷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小肠液中胰蛋白酶结合,生成无活性的复合物,降低胰蛋白酶的活性,导致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下降。同时,由于和胰蛋白酶结合,动物体内蛋白质内源性消耗,造成体内含硫氨基酸丢失,加剧了由于豆粕中含硫氨基酸短缺引起的动物体内代谢紊乱,导致生长受阻或停滞。杨丽杰等(2000)报道,外源蛋白酶可在常温下使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失活,提高其利用率。在豆科饲料中添加α -半乳糖苷酶,可增加豆科饲料中低聚糖的消化,减轻或消除消化紊乱。
(4)提高免疫抵抗力,增进水产动物健康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促使机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影响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机能。酶制剂还可使饲料中的多糖降解产生寡聚糖及其衍生物。有的寡糖,如甘露寡糖,除具有防止致病菌在肠道上聚集、减轻病原菌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外,还参与免疫调节,提高免疫能力。另外,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产生免疫的决定因素之一,营养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补体功能和白细胞吞噬作用都产生极大影响。添加酶制剂可使更多的养分释放出来,从而加强机体免疫力刘文斌等(1997)对中华鳖做了添加酶制剂的试验,3个试验组的酶制剂含量分别为0.1% 、0.2% 和0.3%;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均比对照组成活率高,且随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说明酶制剂可增强鳖体质,提高抗病力。分析原因可能是酶制剂中含有酶类和其它活性物质,能分解动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催化有害物质变为无害物质,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周嗣泉等(2000)在鳖饲料中添加了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鳖的成活率,尤其是幼鳖最为明显,说明酶制剂有增强鳖抗病力的作用。
(5)促进植酸磷的消化吸收,减轻环境污染
在含有豆饼、菜籽粕等植物性原料的水产动物饲料中,植酸盐的含量约占3%左右,其中植酸磷约占饲料总磷量的60%~80%。特别是植酸的存在,不仅使植酸磷无法利用,而且还能与钙、镁、氨基酸和淀粉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难于消化。另外,鱼类的消化道短,食物在其中的停留时间也短,消化不完全。据研究,无胃鱼对植酸磷的平均消化率为8%,有胃鱼稍高,如虹鳟为19%。因此,有大量的植酸磷被浪费,不仅使吸收的磷不足,而且需补充无机磷,从而造成水环境污染。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大大降低排泄物中磷和其它营养素的浓度,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改善饲养环境。一般认为,添加植酸酶可使磷的利用率提高20%~50%。Riche等(1996)在虹鳟饲料中添加1000 IU/kg的植酸酶,结果可使豆粕中磷的利用率从25%增加到57%。Sugiura等(2001)报道:在以大豆粉为基础原料的虹鳟饲料中添加植酸酶,鱼类消耗1 kg饲料,在其粪便中磷的排泄量为0.32 g,比投喂商品鱼饲料磷的排泄量减少了95%~98%。曾虹等(2001)在饼粕质量分数为5.0%的鲤鱼饲料中添加1000 IU/kg的中性植酸磷。可以将鲤鱼对饲料的磷利用率提高41%~59.4%,单位增重的磷排泄降低32.0%。在实践中,可以预先用植酸酶处理饲料。余丰年等(2000)先在体外将豆粕用植酸酶进行处理,再加人到其余的饲料原料中,充分混合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异育银鲫体外,植酸磷就已经在植酸酶的作用下发生了有效的降解,添加植酸酶促进了异育银鲫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了增重率。
3、 水产动物饲料中应用酶制剂的研究
(1)水产动物饲用酶制剂的研制
畜禽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应以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作为主要酶系,而以酸性蛋白酶、脂肪酶等作为辅助酶系。水产动物消化系统不如畜禽完善,大部分养殖鱼类无胃,只有消化道,并且消化道相对于畜禽很短,PH值一般呈中性或微碱性,因此,水产动物饲用酶制剂应以中性或碱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为主,酸性蛋白酶、脂肪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为辅的复合酶制剂。另外,根据水产动物品种、年龄、食性、生理消化特点和饲料特异性等具体条件研制与之相适应的专用复合酶制剂。不同食性的鱼类其消化道内消化酶的组成也不同。内源性消化酶中淀粉酶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鳗胃组织蛋白酶显著高于肠组织蛋白酶,且前肠>中肠>后肠,肠组织淀粉酶活力前肠<中肠<后肠,这种趋势与草鱼、鲤中的结果一致。肠蛋白酶最适pH7.8;肠淀粉酶最适pH7.6;甲鱼的胃、胰组织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肠组织蛋白酶活性,且胃>胰>前肠>中肠>后肠;胃、胰和肠组织蛋白酶最适PH分别为2.2、6.2、7.6;这与有胃鱼消化特征相似。甲鱼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在胃与前肠内,这与单胃哺乳动物极其类似,但一般单胃哺乳动物后肠内不进行蛋白质消化,似乎又有不同之处,这可解释为两栖动物的蛋白质消化特征。对虾消化道的酶活力与体重成反比关系。就是说,个体较小的虾消化道蛋白酶活力较强,而个体较大的虾消化道蛋白酶活力较弱。其原因是处在生长旺盛阶段的个体小的虾,需要较多的蛋白质以维持生长,所以需要较强的酶活力以消化利用蛋白质;较大个体的虾生长逐渐趋于相对稳定,所需的蛋白质相对减少,所以酶活力逐渐降低。在体长或者体重相同的情况下,蛋白酶活力雌虾比雄虾大。这就说明雌虾的消化力较雄虾强,利用蛋白质多,因而雌虾的生长速度比雄虾快。川合等人研究了鲤鱼咽头和食道部位的消化酶,发现在咽头中有较弱的类胰蛋白酶及麦芽糖酶的活性,在食道部位有较强的淀粉酶、麦芽糖酶、类胰蛋白酶的活性。这一研究说明,像鲤鱼这样无胃鱼食道部位的酶是起消化作用的。还说明麦芽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最高部位是在肠的末端,而蔗糖酶的活性最高部位是在肠的中部。消化酶的作用力因鱼的种类、组织、季节、成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比御门等人对鲤鱼、香鱼、鳗鲡、虹鳟等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作了比较。结果胰蛋白酶的活力以虹鳟为最强,鲤鱼和香鱼的为虹鳟的1/2左右,鳗鲡的最弱,只不过是虹鳟的1/9。但是胃蛋白酶以鳗鲡的最强,大体是虹鳟的4倍,鲤鱼和香鱼几乎没有。淀粉酶以鲤鱼最强,香鱼次之,虹鳟的淀粉酶比鲤鱼和香鱼的都弱。这从鲤鱼和虹鳟对淀粉消化率的差异充分看出,鲤鱼对淀粉的消化率为46% ,而虹鳟鱼对淀粉的消化率为26% ,但大大强于鳗鲡。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饲用酶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幼体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内源性消化酶分泌不足,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消化酶,可以促进幼体水产动物对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提高生长率。
总的来说,使用水产动物用复合酶制剂要综合考虑动物的品种、食性、生长阶段、消化酶的分泌特点进行复合,并通过严谨的动物生长试验验证,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水产动物饲用酶制剂的定量研究
相对畜禽饲用酶制剂来说,酶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不多,且大部分停留在定性方面,即添加酶制剂对水产动物有无促生长作用,能否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减少磷排出,而对酶制剂的定量研究较少。定量研究很重要,所有酶制剂都有一定适宜添加范围,只有在其适宜添加范围内才能使生长达到最佳状态,过低过高效果都不好。刘文斌等(1997)报道,在幼鳖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的国产复合酶制剂,观测其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1%,其养殖效果最好,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75%,饵料系数降低14.5%;其次为添加量为0.2% ,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20%,饵料系数降低5.9%;添加量0.3%,其养殖效果还不如对照组。这与刘文斌等(1999)对异育银鲫的试验结果一致,0.75%的酶制剂添加量比0.5%和1%的添加效果均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外源酶添加量过高,可能会抑制内源酶分泌,内源酶分泌量减少,影响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②外源酶添加量过高,降低食糜的粘度,缩短食糜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加快营养成分的流失,减少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其生产性能下降。周小秋等(2001)在鲤鱼饵料中添加酶制剂,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00 g/t的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但添加量超过700 g/t时,鲤鱼的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显著下降。韩庆等(2002)对黄颡鱼的试验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15%酶制剂的效果好于添加0.1%和0.25%的。
4、目前酶制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1)水产动物饲用酶制剂稳定性
目前在酶制剂的应用上存在饲料加工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水中稳定性的问题。
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其它蛋白质一样对温度很敏感。一般饲用酶的适宜温度为35~40 ℃。在水产动物饲料的制粒过程中,温度在90℃左右,尤其在膨化饲料中,温度能达到140 ℃,同时在高压、高湿的条件下制粒,酶的活性受到很大的损失,甚至有些酶活性已近完全丧失。
目前国产酶制剂在常温存放中也有失活问题,储存时间一般只有几个月,否则活性损失严重。 
水产用酶制剂的使用和畜禽类的区别在于,水产用酶制剂必须能在水中保持较长时间而不溶失。
(2)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和标准规范的制订
目前对酶制剂的作用机理还不是特别清楚,应该深入研究酶制剂对水产动物生理和内分泌的影响。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与一般酶的应用方法不同。因酶反应与水产动物体内存在的酶系有关,反应极为复杂,添加哪种酶,加人多少,随不同的水产动物、不同的原料种类及其配比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应重视应用试验,通过试验来决定添加酶的品种和酶活数量。相对国外酶制剂的活性来说,国产酶制剂的活性还很低。酶制剂活性的提高,关键靠技术进步,要提高发酵工艺,通过基因工程选择合适菌种。酶产品活性的大幅度提高,必将会降低成本,从而促进酶制剂在我国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酶制剂活性测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开展研究,限制了酶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另外,在体外酶活性的测定不能完全反映水产动物体内酶的真实活性,因为影响酶制剂活性因素很多,诸如反应的底物、温度、PH值等。因此,规范酶活定义和统一酶制剂测定标准对于开发饲用酶制剂是相当重要的。

三、益生菌制剂

1、微生态制剂的分类方法较多。
(1)按使用目的,有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等;
(2)按菌种不同,有芽孢杆菌制剂、乳酸菌制剂、酵母菌制剂、蛭弧菌、光合细菌等;
(3)按菌种多少,有单一菌种制剂、复合菌种制剂。
微生态制剂大都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体外实验中能拮抗病原菌或快速降解有机质;能在养殖动物肠道、养殖水体中存活;感染实验中能提高养殖动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促进动物生长。
按照菌种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
(1)乳酸菌类,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能分解糖类产生乳酸;在动物体内通过生物拮抗降低PH,阻止和抑制病原菌的侵入和定植,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芽孢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具有耐酸、耐盐、耐高温(100℃)的优点,能使空肠内的PH下降,促进淀粉、纤维素等分解。
(3)酵母菌,是喜生长于偏酸环境的需氧菌,可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酵母菌富含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是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来源,可以增加消化酶的活性,并能增加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活性。
(4)光合细菌,是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异养微生物。它主要利用小分子有机物来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养分,厌氧条件下可以把硫化氢转化为无害物质。它不仅是安全的能量来源,而且可以产生抗活性病毒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5)蛭弧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具有极长的单鞭毛,其个体很小。其主要生物学特点是寄生在某些细菌上并能导致其裂解,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弧菌属、假单胞菌属、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均有较强的裂解活性;初步认为蛭弧菌对细菌形成噬斑的适宜PH值为7~8,在液体中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50℃时30分钟即失活。
2、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1)微生态平衡机理:
健康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会由于病原侵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等原因而被破坏,如果破坏程度超过了宿主动物的适应能力,会使动物的免疫力下降,导致营养和生长障碍以及疾病的发生。这时补给适当的微生物,微生态环境得到及时修补,让动物回复健康状态。生物夺氧也属于这一机理的一部分,一些需氧菌微生态制剂特别是芽孢杆菌可以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恢复到正常状态。
(2)疾病防治作用机理:
有的益生菌通过竞争作用调节宿主体内菌群结构,包括竞争粘附位点、对化学物质或可利用能源的争夺以及对铁的争夺。有的益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抑菌物质,例如乳酸菌产生乳酸、乳酸菌素、过氧化氢等,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有的益生菌具有免疫刺激作用,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如酵母细胞壁。蛭弧菌则是首先与宿主细胞激烈碰撞,没有鞭毛的一端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菌体高速转动并释放各种酶,使宿主细胞壁形成小孔,蛭弧菌由此进入宿主体内,迅速复制DNA,然后菌体延伸进行均等二分裂形成子代并从宿主细胞体内释放出来,最终导致宿主细胞解体,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
(3)促生长作用机理:
作为饵料添加剂的许多益生菌,其菌体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随着它们在动物消化道内的繁衍、代谢,可产生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产生消化酶类,协助动物消化饵料,提高饵料转化率。
(4)水质净化机理:
益生菌进入养殖池后,可以参入水体最基础的物质循环,把有机物降解为硝酸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等,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微生物及养殖动物的呼吸提供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有的益生菌如光合细菌具有独特光合作用能力,能直接消耗利用水中有机物、氨态氮、硫化氢等;而反硝化细菌则可通过反硝化作用除去水中的亚硝态氮,从而改善水质。
3、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Kazasa (1986)首次将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用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芽孢杆菌处理日本鳗鲡,降低了由爱德华氏菌引起的死亡。Austin和Akifumi等报道,在虾、贝生产中,利用溶藻弧菌、产色素细菌控制苗期的多种病原性弧菌。Moriarty报道,在印度尼西亚所做的实验表明,向养殖水体中加入某些特定的芽孢杆菌,可以使水体中的发光弧菌等有害弧菌数量大大降低,实验池对虾的成活率大大高于对照池。有实验证明,酵母菌与乳酸菌共用,可提高印度对虾幼苗的生长率、存活率。张新明等报道一株藤黄微球菌对病原性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沙蚕弧菌、漂浮弧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陈家长等利用蛭弧菌制剂对河蟹养殖池进行为期3个月的泼洒,蟹池细菌总数呈几何级数下降,氨氮、COD、硫化物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使用蛭弧菌的蟹池全年没有发生病害,河蟹生长速度加快,成活率提高。何义进等在异育银鲫养殖实验中,加入预先培养的鲫鱼出血性腹水病病原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然后加入蛭弧菌,定期检测水中病原菌的数量,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体中病原菌数量明显减少,一周后检测不到。张淑华等将益生菌加入对虾配合饵料中饲喂对虾,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益生菌能使对虾成活率提高5.03%~6.18%,单产提高8.76%~12.45%。王祥红在系统研究养殖和海捕的中国对虾健康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基础上,筛选出多个有益菌株,其中两株有益菌施入对虾育苗水体后能够增加不同发育时期对虾幼体的变态率和成活率,同时虾苗的抗病力、低盐度耐受力等都有所提高,平均体重和体长都有所增加。李卓佳等报道在对虾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具有净化水质、提高对虾免疫功能和养殖成活率的作用。
乳酸菌被认为是有益生作用的主要菌种,此外,还有酵母菌、枯草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链球菌等40多种,鱼类生产上使用的益生素多为复合菌种。吴垠报道益生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杂交鲤的越冬能力,死亡率从65%下降到52%。
周东明等测定了温度、PH、抗生素对活菌剂活性的影响,芽孢杆菌耐热性强,100℃ 处理2min基本没损失,而酵母菌、乳酸菌在温度超过80℃ 时活性损失很大。鱼颗粒饲料生产过程中温度一般在80~100℃,对芽孢杆菌没有影响,但对乳酸菌、酵母菌影响较大。pH在2.2~7.0范围内,各种菌基本上不受损害。鱼胃内PH一般在2~3,肠道pH在5~7,这样的pH范围适于上述菌种生长。使用益生菌制剂要注意与抗病促生长物质的搭配问题。呋喃唑酮、氯霉素对上述各种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金霉素、红霉素、土霉素抑制作用次之;马杜拉霉素、杆菌肽锌、喹乙醇对芽孢杆菌基本没有抑制作用。对乳酸菌、酵母菌则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四、诱食剂

诱食剂也叫引诱剂、促摄食物质,其作用是提高鱼配合饲料的适口性,诱发和促进鱼类对饲料的摄食,刺激鱼虾类的消化酶分泌,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为增强鱼虾食欲,缩短食物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营养物的损失,诱食剂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7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以及前苏联的学者从探索鱼虾嗅觉和味觉对化学物质的应答人手,深入研究了在饵料中添加诱食剂的效果。研究表明,鱼虾诱食剂大多为氨基酸、甜菜碱、脂肪酸和某些挥发性物质。鱼虾品种不同,其诱食剂的种类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氨基酸
氨基酸对鱼类嗅觉刺激效果相当明显,是良好的诱食剂,且不同鱼种间差异很大。根据鱼类食性,肉食鱼类对碱性和中性氨基酸敏感,而草食鱼类对酸性氨基酸敏感。同时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氨基酸和其它诱食剂配合产生的诱食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1) 氨基酸;
目前研究表明,对鱼类具有诱食活性的主要是L型氨基酸,而且氨基酸对鱼类的诱食作用具有单一性,其中甘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如丙氨酸对鳗鲡具有诱食活性,但对虹鳟无诱食活性;又如脯氨酸和丙氨酸对大西洋鲑的仔鱼诱食作用特别明显,但对一龄鱼效果不明显(Mearns,1996)。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斑点叉尾鲴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最好,鲤鱼饲料中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酸效果最好,草鱼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显著。一般而言,两种或多种氨基酸混合使用比单一氨基酸的诱食效果好。如L型酪氨酸、苯丙氨酸及组氨酸的复合物其诱食效果非常好,但是单一氨基酸效果不佳。还有些氨基酸单一存在时对某些鱼类起抑制诱食作用,而当它与其它几种氨基酸混合存在时,则具诱食活性,有关机理尚不清楚。
(2) 氨基酸和核苷酸;
核苷酸通常与氨基酸、甜菜碱合用,能提高饵料适口性。国外有实验证明许多种核苷酸都对鱼类具有诱食活性。核苷酸,如次黄嘌呤核苷及其衍生物,是大菱鲆的诱食剂,即使在浓度很低时,仍有活性。Machie等(1978)曾试验用47种化合物作为大菱鲆的诱食剂,结果仅有6种次黄嘌呤和quanine化合物在试验浓度下有效,特别是次黄嘌呤核苷具有较强的刺激效果。
(3) 氨基酸与三甲胺内酯以及某些盐类或有机酸类;
Larezack(1963)证明三甲胺内酯对各种甲壳动物(包括小龙虾、蟹、龙虾和大螯虾具有诱食作用。Cazz(1978)在虾的化学感受研究中指出,三甲胺内酯和氮基酸的人工混合物占蟹、牡蛎和海胆提取物的刺激活性的60%~100%。Machie(1973)发现氨基酸、核苷酸和季胺类的混合钧对美国大螯虾有诱食作用,然而这一混合物中的单一成份则无效。
牛磺酸,又称牛胆碱、牛胆素,是一种小分子含硫氨基酸,在日粮缺乏的某些海水鱼幼苗期成为条件限制性氨基酸。牛磺酸在水产动物体内通常以游离氨基酸或小肽的形式存在,为非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不能作为能源物质进行代谢。其生理作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刺激鱼类摄食,对其嗅觉和味觉有刺激作用。Sola&Tosi(1993)报道,牛磺酸对北极红点鲑、鲑鱼、鳟鱼、鳗鱼、美洲龙虾、老虎虾的摄食有引诱作用,能够提高摄食率。Takeuch(2001)观测到添加牛磺酸能够使水簇缸中的牙鲆和真鲷仔鱼迅速安静下来,并沉降到水底迅速觅食。Jose Brotons Martinez等对花鲈的试验也进一步证明了牛磺酸的诱食作用。邱高峰等也报道了牛磺酸是虾蟹很好的促食剂,促食效果比天冬酰胺、脯氨酸和甘氨酸更强。众多的研究表明,海水鱼类在幼鱼阶段添加牛磺酸能够促进其生长,但对淡水鱼类和甲壳动物而言,其添加效果并不明显。
2、甜菜碱
甜菜碱是自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出的甘氨酸三甲胺内脂,是一种结晶状季铵型生物碱。甜菜碱具有使鱼类敏感的甜味和鲜味,是理想的诱食剂。同时,它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作用。芬兰糖业公司的试验表明,甜菜碱使虹鳟体重及饲料转化率均增加近20%(Clayfon jill,1989)。在饲料中拌入质量分数0.5%~1.5%的甜菜碱,对所有鱼类及虾、螃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嗅觉均有极强烈的刺激作用。阎希柱报道,甜菜碱能使鱼类消化液分泌增强,摄食量增加而摄食时间减少。李咏梅等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3%的甜菜碱纯品和复配品,能明显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并降低饵料系数;同时观察到甜菜碱对鲤鱼、野鲮有明显的诱食作用,但对草鱼不明显。梁萌青等的研究表明,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孙毓秀在2龄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3%~0.5%甜菜碱,日增重率提高41%~49%,饵料系数降低l4%~24%。北京朝阳区水产局进行的鲤鱼试验表明,在相同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0.1%、0.2%、0.3%的甜菜碱和0.1%的甜菜碱复合剂,鲤鱼的日增重分别提高16.5%、17.4%、21.5%、34.6%。阎有利等报道。甜菜碱以0.3%~0.5%的质量分数分别添加到鲤鱼饲料中,增重提高41.78%—49.32%,饵料系数降低14.13%—24.16%。
3、含硫化合物
大蒜素是二烯丙基三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及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的混合物,它对于许多水产动物都具有良好的诱食作用,同时还能够杀菌抗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大蒜素既可以从大蒜中提取,也可以人工合成。
日本学者还研究出一种诱食效果极好的含硫化合物(DMPT)。这种化合物对鲤鱼、鲫鱼、牙鲆等均有诱食作用,同时能够增强鱼类对水体环境变化的忍耐力。近年的研究发现,DMPT的诱食作用不同于L—氨基酸或核苷酸等其他物质,它对多种海水鱼、淡水鱼、甲壳类及贝类都有诱食和促进摄食的效果。Nakajima等(1989)报道,以1.0 mmol/L DMP及其他含硫化合物混合成各种试验饵料,对照组以蒸馏水混合替代,对鲫鱼进行摄食反应试验。结果发现, 在第一次的4组试验中,DMPT组比对照组的咬饵频次平均高出126次:在第二次的5组试验中,DMPT组比对照组的咬饵频次平均高出262.6次。在与谷氨酰胺的对比试验中发现,在浓度为1.0 mmol/L时鲫鱼的咬饵频次都达到最大。鲫鱼对含DMPT饵料的咬饵频次要比含谷氨酰胺的饵料高2倍左右,并且在不同浓度下均如此。在以半天然饵料和天然饵料对鲫鱼、鲤鱼饲喂的试验中,发现加入1.0 mmol/L DMPT后,可使鲫鱼摄食频次提高约0.4倍,鲤鱼提高0.3~0.5倍。从鲤鱼嗅束电反应刺激试验中发现,DMPT是强烈的嗅觉神经兴奋剂。Nakajima等(1992)报道,在以金鱼为对象的试验中,DMPT的摄食刺激效果比谷氨酰胺高2.55倍。在以天然饵料对鲫鱼的试验中,鲫鱼对添加DMPT的饵料比对照组饵料咬饵次数提高1.3—1.4倍。Nakajima等(1992)还报道,DMPT对普通贝类以及鲍鱼和牡蛎等特殊贝类,均有摄食刺激作用。梁萌青等(2001)研究了5’ —磷酸肌苷酸、甜菜碱、鱼肉水解物、氧化三甲胺和DMPT对虾的诱食和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DMPT的诱食效果最强,鱼肉水解物和甜菜碱的效果次之,5’ —磷酸肌苷酸和氧化三甲胺的效果最差。
3、脂肪酸
鱼类的生长试验证明鱼油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和未知生长因子,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丰富的鱼类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生长的必需脂肪酸。陈昌福等 (1989)用水溶性低级脂肪酸对日本鳗鲡等进行味觉刺激试验,发现日本鳗鲡等出现一定的嗅觉反应和强烈的味觉反应。试验证实:随着分子量增加,脂肪酸摄食诱食作用增强。
4、某些动物(枝角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各种动物组织等)的提取物。
伊奈和夫在研究真鲷配合饲料中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过程中,在查明真鲷天然饵料中的促摄物质活性成份之后,发现长鳍金枪鱼和巴氏柔鱼等鱼类内脏自行消化液中含有真鲷的促摄物质。因此试验中研究了将这些鱼类内脏经处理之后与真鲷不喜食的植物蛋白质相混合的配合饲料,并观察了用这些饲料饲养真鲷的效果,结果表明,用一半以上的鱼类所不喜食的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其生长率等饲养效果与投喂天然饵料或标准饲料大体相同。这说明只要在配合饲料中适当地使用鱼类促摄物质,不但能有效地提高饲养效果,而且能够扩大饲料来源,达到开发新型饲料的目的。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卤虫对对虾的诱食效果,鱼肉提取物或动物加工厂下脚料的诱食效果均有所报道。刘德芳报道,鳗鱼对巧克力味、乳酪味、牛乳味及鱼肉味均有偏好,幼鳗饲料中常添加有贝类或虾类之萃取物。但普遍存在有效成分未定量化,有毒有害物质富集等问题,限制了这类诱食剂的使用。
5、中草药
现有研究表明,香芹、小豆蔻、香味薄荷、山楂、黄柏、辣蓼、大蒜、松针粉、大黄、黄连、陈皮等多种中草药添加到饲料中对鱼类均有诱食作用,同时,还可以防治鱼病的发生。据曾虹等报道,大蒜对泥鳅、虹鳟、罗非鱼等具有良好的诱食作用,这与大蒜中所具有的特殊气味的挥发性低分子有机物有关系;童圣英等报道,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对皱纹盘鲍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陈振昆等报道,饲料中含0.25%陈皮的饲料对草鱼的诱食效率最高,草鱼咬饵次数和啄咬力分别为对照组的7.25倍和2.1倍。丁光等报道,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5%、0.1%、0.25%、0.5%、1.0%和3.0%的柑桔或甜橙外果皮,用记录仪记录鲤啄咬饲料球的频率和力度,结果表明,柑桔和甜橙外果皮是鲤诱食物质,二者对鲤的诱食效果基本相同,其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25%和0.1% 。郭永军等(2005)选用陈皮、丁香、肉桂、白芷、大茴、栀子、山萘、阿魏8种中草药作为鲤鱼饲料的诱食剂,通过试验发现丁香和陈皮对鲤鱼的诱食作用显著 。韩妍妍等(2003)根据中草药药理设计,以黄芪、山楂、山药、枸杞、陈皮等制成6种复合添加剂,以鲫鱼、史氏鲟为对象进行诱食活性试验,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对两种鱼类的诱食效果并不完全相同,复合添加剂对鲫鱼都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仅有两种复合添加剂对史氏鲟有显著的诱食作用。进一步证明中草药诱食剂诱食效果与动物对其气味、味道的嗜好性有关,也与中草药添加剂的组成成分相关。总的来说,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的诱食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粘合剂

粘合剂是鱼颗粒饲料中起粘合成型作用的添加剂,其作用是将各种成分粘合在一起,防止饲料营养成分在水中溶解和溃散,便于鱼类摄食,提高饲料效率,防止水质恶化。鱼用饲料粘合剂大致可分为天然物质和化学合成物质两大类。天然物质为小麦粉、玉米粉、面筋、木薯淀粉、α—淀粉、糊精、海藻酸钠、海带胶、褐藻胶;龙胶、卡拉胶、骨胶、皮胶、鱼浆等。化学合成物质有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等。
理想的粘合剂应具备如下特点:对饲料中各种组份有理想的粘合度,保证营养全价防止散失污染;容易制取、不妨碍营养成分吸收;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与饲料中成分发生不利的化学反应;成本低,用量少,来源广,易混合,无毒性,无不良异味,适口性好,水稳定性强等。粘合剂各有其优缺点,应用时一般是几种配合使用,应用时效果还受矿物质、温度等其它成分影响。虽然目前有很多新的粘合剂相继问世,由于成本等原因仅限在科研中使用。我国鲤鱼、罗非鱼、虹鳟饲料的粘合剂仍多采用淀粉类糊化来达到粘合目的,因此高效价廉且具有营养价值的新型粘合剂开发显得日益迫切。

六、抗氧化剂

饲料中所含的油脂及维生素很容易氧化分解,造成营养缺乏并产生毒物,因此需添加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本身容易氧化,和易氧化物质的活性自由基结合生成无活性的抗氧化剂游离基,将氧化反应中断,从而使氧化过程停止或减缓。由于抗氧化剂能起稳定作用,故可延长鱼饲料保藏期限。
目前普遍使用的抗氧化剂有乙氧基喹啉(EQ)、丁基羟基甲氧苯(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其它尚有五倍子酸酯、生育酚及抗坏血酸等。BHA、BHT、EQ在一般鱼饲料中添加量为100~200 mg/kg,当鱼饲料中含脂量较多时,应适当增加添加量。BHT、BHA若与抗坏血酸、柠檬酸、葡萄糖或其它还原剂同时使用,用量为BHT单用时的1/4~1/2,其抗氧化效果特别显著。为防止抗氧化剂在动物体内蓄积,美国FDA规定,饲料中添加乙氧基喹啉,其用量以最后成品计不得超过150 mg/kg;BHT、BHA则以饲料中脂肪含量计,不得超过200mg/kg。

七、着色剂

1、常用的着色剂分类
饲料中常用的着色剂,按来源一般分为两种,即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天然着色剂是指一些富含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黄、红、紫色的动物及提取物如糠虾、鳞虾等;植物及提取物如玉米、胡萝卜、苜薯粉、橘皮等;微生物及提取物如酵母、光合细菌中的红螺菌、微型藻中的杜氏藻等;螺旋藻及其提取物。合成着色剂中,我国允许使用的饲料着色剂为8种,即β-胡萝卜素;p_阿$b-8一胡萝卜素醛;辣椒红;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叶黄素;万寿菊花提取物(天然叶黄素);虾青素。
Olsen等(1994)在北极红点鲑饲料中添加0~192mg/kg虾黄素时发现,北极红点鲑鱼肉的红色程度与添加虾黄素的量呈正相关,且添加量达70mg/kg时达到色素形成的稳定期。Choubert等(1996)在虹鳟饲料中分别添加100mg/kg的虾黄素、100mg/kg的角黄素和从酵母中提取的虾黄素l00mg/kg,结果发现,虹鳟肌肉中的类胡萝卜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魏万权等(2003)使用三种商品色素(加丽素黄、加丽素红和加丽素粉红)和含有黄色叶黄素的玉米蛋白粉作为着色的色素来源,探讨了色素对塘虱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加入加丽素黄、加丽素红和加丽素粉红都能够对塘虱进行有效着色。为了达到较好着色,饲料中类胡萝卜素色素的有效含量(即阿卜酯、角黄素或虾青素的含量)应不低于50mg/kg,着色时间不低于8周。同时,在罗非鱼、鲤鱼、真绸、鲫鱼、鲤鱼、对虾等的养殖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虾青素、玉米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均能改善鱼的体色和肉质,增加色素在鱼体的体表、皮肤、肌肉中的沉积量。
2、作用机理
鱼类的体色主要是由一类称之为类胡萝卜素的色素决定(黑色素、嘌呤和光彩细胞等也参与体色形成),也与鱼的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等有关。类胡萝卜素呈现黄色、橙色和红色等,根据其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可分为两大类:一为不含氧的胡萝卜素,呈色效果较差;另一类为含氧的叶黄素。如虾青素、黄体素和玉米黄质等,这是鱼虾体内主要起呈色作用的色素。不同种类鱼虾,其体内主要起呈色作用的叶黄素种类不同,如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及鲑鳟鱼类为虾青素,金鱼主要为黄体素、虾青素,太阳鱼主要为黄体素。不同种类鱼虾对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能力也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红鲤鱼型。如金鱼、红鲤和锦鲤等,可将黄体素、玉米黄质转变形成虾青素后再沉积在组织内;第二类为大虾型。包括几乎所有甲壳类,可将β-胡萝卜素、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转变形成虾青素;第三类为鲷鱼型,包括鲑鳟鱼和鲷鱼等,不能将上述物质转化形成虾青素,但可直接贮存于体内(皮肤、脂肪组织和卵内)。要使养殖鱼虾达到理想的着色效果,必须根据其野生个体的色素组成及其对色素的代谢能力选择适宜的类胡萝卜素种类。
3、影响鱼体着色的因素
着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外源因素(如饲料中色素的来源、种类、水平、饲喂时间长短、水质、应激等)和内源因素(遗传性能、生理状况、生长速度等)的影响,涉及到饲料中色素的消化、色素在消化道的吸收、体内的转运、代谢以及与相关的组织结合而沉积等。
(1) 饲料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饲料中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E的含量以及某些药物和霉菌毒素等也会对着色效果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增加饲料中脂肪的水平有助于改善大西洋鲑和虹鳟对类胡萝卜素色素的消化、吸收和体内存留效率。这是因为在消化道内类胡萝卜素需要溶解于脂肪后才可被有效吸收。在血液中的转运也需要脂蛋白的协助才能进行。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结构是相互关联的(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环)。当饲料中维生素A供应不足时,动物可将某些类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从而使着色下降。然而当维生素A过量时,分子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又会产生竞争性吸收,同样降低着色效果。塘虱饲料中维生素A的合适添加水平为8000IU/kg,饲料中过高或过低的维生素A势必会对着色产生不利影响。饲料中较高水平的维生素E有助于增强着色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维生素E的强抗氧化性有助于保护饲料中的类胡萝卜素。饲料中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及黄曲霉素等也会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着色效果。
(2) 养殖环境。 包括鱼类在内的很多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变色的本领,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体色以更加有效地逃避天敌或捕食猎物,如牙鲆、大菱鲆、大黄鱼等。尽管这种体表变色机制(主要由色素细胞的聚散引起)与色素着色机理可能完全不同,但实践表明养殖环境的颜色可对动物体色产生影响。
(3) 应激反应。 体色变化与应激反应有关,但色素沉积水平也可以抵抗应激所造成的体色变化,一个可以减轻捕捞和运输时体色变化的有效方法是在饲料中加入高水平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
4、常见的含色素饲料原料
常见含色素的饲料原料有黄玉米、玉米蛋白粉、松针粉、藻类(如螺旋藻)、法夫酵母、虾蟹壳粉、苜薯、万寿菊等,这些原料所含有的有效着色成分不尽相同。含量也有较大的批次变化(如黄玉米中叶黄素含量为12~25mg/kg),并且在原料加工和贮存以及饲料加工和贮存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如27℃贮存9个月。玉米蛋白粉中的叶黄素含量可从350mg/kg下降到130mg/kg左右)。据美国建明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新玉米和玉米蛋白粉的叶黄素含量分别为(18±6) mg/kg和(157±81) mg/kg。在室温条件下贮存一年,其叶黄素含量会损失50%。同时发现,亚洲玉米的叶黄素含量比美国玉米叶黄素含量高25%~30%,而美国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比亚洲高60%,达到250mg/kg。此外,这些原料中色素的利用率也不稳定。
5、色素水平和着色时间。

着色是一个色素沉积过程,其效果与色素的剂量和着色时间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0~50mg/kg(有效成分)范围内,无论是加丽素黄、加丽素红还是加丽素粉红,着色效果都随着色素添加量的上升而增强。另一方面,色素水平与着色效果并非呈线性的比例关系,随着饲料中色素水平的增加,其利用率趋于降低。着色时间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色素在体内的吸收和转运可能存在某种“饱和度”,多余的色素因无法被吸收利用而浪费,这也解释了色素水平与着色效果不呈线性比例这一现象。色素沉积是个渐进过程,其时间长短与动物种类、饲料中色素水平及其利用率、期望达到的色度深浅等相关。较长时间稍小剂量色素的着色效果通常比很短时间很大剂量色素的着色效果更好、更稳定。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鱼虾类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鱼虾类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专利申请首选集群智慧云企服,全网冰点价,代写全部资料,零操心拿专利证书。微信:543646
非营养性添加剂在鱼虾类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栏目分类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服务
集群智慧云企服软件著作权服务
水产养殖论坛

公司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曼哈顿大厦A座2610室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业务合作:159-9855-7370(微信同号) / 173-0411-9111 座机 / 传真:0411-83767788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小鱼壮壮®为我公司注册商标,相关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投稿邮箱:2544906@QQ.com(投稿、侵权删除等)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