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运营: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水产云—物联网智慧养殖云平台
传感器技术网—水产养殖传感器精选
小鱼壮壮水产养殖服务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科普 > 水产论文 正文
集群智慧云企服

鱼类麻醉剂种类及毒理学特性

来源: 编辑: 时间:2022-10-15
鱼类麻醉剂种类及毒理学特性

 

1 鱼类麻醉剂作用原理

鱼类麻醉剂主要是为了在科研生产过程中减少对鱼类的刺激,防止鱼体进行剧烈的挣扎等行为对鱼体造成损伤,以及在运输过程中降低鱼体新陈代谢,提高存活率[2].其中丁香酚的麻醉原理是先抑制脑的皮质( 触觉丧失期) ,再通过作用于基底神经节与小脑( 兴奋期) ,最后作用于脊髓( 麻醉期) ,过大剂量或过长的接触可深及髓质,使呼吸与血管舒缩中枢麻痹,最终可导致死亡[3,4].

2 鱼类麻醉剂种类及毒理学特性

2. 1 MS - 222

MS - 222,又名鱼定安、渔夫宝,其主要成分是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CAS 号 886 - 86- 2,分子式是 C10H15NO5S,分子量 261. 3,白色结晶粉末状,易溶于水。有研究表明,MS -222 在24 h、96 h 对罗非鱼的 LD50分别为 88. 84 mg·L- 1、76. 18 mg·L- 1[5]; MS -222 溶液呈酸性,鱼体麻醉后血浆皮质醇含量在增加。MS -222 是经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认可,可以用于鱼虾类麻醉运输[6].目前,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允许其作为鱼用麻醉剂在水产动物中使用,其中美国规定休药期为 21d,最大残留量( MRL) 为1μg·mL- 1.FDA 要求经过 MS - 222 麻醉过的鱼要在 21 d 后才能出售。

2. 2 丁香酚

丁香酚( Eugenol) ,其主要成分是 4 - 烯丙基- 2 - 甲氧基苯酚,无色或苍黄色液体,有强烈丁香香气,CAS 号 97 - 53 - 0,难溶于水,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牙科镇痛和防腐。1972 年,日本远藤发现丁香酚这种香料对鱼有强烈的麻醉作用,开始将它作为麻醉剂进行了研究。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芬兰等国家允许丁香油作为鱼用麻醉剂,其中日本规定休药期为 7 d,最高残留量( MRL) 设定为 50 ng·mL- 1.澳大利亚、智力、韩国、新西兰等国家批准异丁香酚作为鱼用麻醉剂。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丁香酚的每日容许摄入量( ADI) 为 2. 5 mg·kg- 1,另外,欧盟( CE) 推荐甲基丁香酚的 ADI 值为 5 mg·kg- 1,异丁香酚的 ADI 值为 5 mg·kg- 1.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丁香酚对大黄鱼药浴0. 5 h 的半数致死浓度( TLm) 为 10 mg·L- 1,对鲤鱼药浴 0. 5 h 的 TLm 为 112 mg · L- 1[7].Pirhonen[8]等通过 MS -222 和丁香酚对虹鳟饲料摄入量、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丁香酚可替代 MS -222 安全使用。

2. 3 苯佐卡因

苯佐卡因,化学成分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为白色粉末,难溶于水,若用于鱼类浸浴麻醉,需用乙醇助溶。目前,世界上仅挪威批准该药物作为鱼用麻醉剂,并规定休药期为 21d.苯佐卡因在24h、96 h 对 罗 非 鱼 的 LD50分 别 为 44. 49mg·L- 1、22. 61 mg·L- 1.

2. 4 乙醚

乙醚( Ether) ,分子式是 C4H10O,是吸入性全身麻醉剂,属于低毒物质,与空气隔绝时相当稳定但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影响。乙醚的使用方法一般采取喷雾方式,溶液浓度为1.5% ~2.0%.由于乙醚比重小,挥发快,浓度下降使麻醉作用降低,需在运输途中视鱼的活动情况不断酌量添加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有鳃病的鱼,或者是水质不良,特别是在水 pH 失调的情况下,不能使用乙醚。

2. 5 CO2

目前,CO2是唯一被允许用来运输食用鱼的化学麻醉剂,没有药物消退期。经过 CO2麻醉运输的食用鱼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对动物组织没有毒害作用,但在鱼体局部组织中积累过多,将出现麻醉过度,也有可能会导致鱼窒息死亡[9],另外,它麻醉和复苏时间相对较长,麻醉水溶液的浓度范围较窄仅适用于部分鱼类。

3、影响麻醉效果的因素

3. 1 鱼体的品种、体重与年龄

不同品种的鱼对不同麻醉剂的反应,甚至对同一种麻醉剂在不同浓度下的反应没有显着的规律。不同体重的鱼的体表面积不同,新陈代谢率亦不同,一般体重越大,所需麻醉剂含量越高。另外,有研究认为,鱼体在幼鱼期主要靠皮肤呼吸,从而对麻醉剂有较强的敏感性,随着鱼类生长发育、鱼龄增长,鳃呼吸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麻醉剂大多通过鳃吸收,因此,随着鱼龄增加,所需麻醉剂积累和净化的速率都会加快[10].

3. 2 温度

随着水温升高,在相同浓度麻醉剂作用下,鱼体达到各麻醉阶段的时间均缩短,说明麻醉效果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强,部分麻醉剂在水温达到一定高度时,麻醉剂效果出现降低现象。在较高温度下,鱼麻醉运输后的复苏率和成活率也大大降低,甚至在 10℃以上时异戊巴比妥钠会失效[3].

3. 3 pH 值与盐度

因麻醉药剂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淡水影响小,海水影响大。在较高盐度下,鱼体为调节自身渗透压的平衡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耗氧量增加,从而摄入较多的麻醉剂,导致进入麻醉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大[11,12].Ghazilou 等通过对里海三文鱼的药浴麻醉研究,发现盐度、pH 值对丁香油的麻醉效果影响显着[13].

3. 4 溶氧

溶氧会影响到鱼类的呼吸,一般低溶氧时,作用较快,但恢复较慢。生活在高溶氧水域的鱼种对麻醉剂感受性较高,所需浓度较低,鱼体入麻时间延长,复苏时间短,成活率较高。

4 鱼用麻醉剂的检测方法

目前,麻醉剂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等。例如朱敏[14]等利用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麻醉剂 MS -222的残留量,该方法检出限为 1μg·kg- 1,定量限为2μg·kg- 1,加标回收率可以达到 80% ~ 110%.

Kiessling A[15]等利用反相高效相色谱法来检测MS - 222 和丁香酚对鱼体的生理效应。崔冶建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鱼脑中的 MS - 222 含量进行分析,有较好的回收率和重现性[16].

国内关于丁香酚的检测方法也有报道,其中气相色谱法是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如王玺和罗旭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牙膏中微量丁香酚进行测定[17]; 王喆栀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行军散中丁香酚的含量[18]; 王海英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丁香油中丁香酚的含量[19].另外,关于丁香酚的其他检测方法的报道,如李婷婷等利用高效相色谱法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的丁香酚,其中丁香酚的最低检出限为 0. 0895 μg·mL[20]; 林伟丰等还研究了利用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几种中药中的丁香酚[21]; 周茂君等用气相色谱 - 质谱法对保健品软胶囊中的丁香酚进行分析[22].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 1 加大水产品中麻醉剂相关研究力度

目前对于麻醉剂在水产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麻醉效果和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的研究,对其麻醉机制、残留代谢、安全范围、休药期、反复麻醉的危害以及对人体的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随着渔业快速发展,鱼类麻醉剂在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麻醉剂在水产业的广泛使用,迫切需要对麻醉剂的残留代谢规律、反复麻醉危害、安全使用范围及对人体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5. 2 尽快建立麻醉剂监管规范

我国目前对鱼类麻醉剂的使用缺少相应的标准,给我国水产品中麻醉剂的合理使用及残留监控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应尽快出台鱼用麻醉剂相关规范和制度,建立相应检测标准,制定管理规范,防止滥用的现象发生,并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尽快开发高效、低价、低残留或者无残留的鱼类麻醉剂,从而对我国渔业运输、销售以及消费者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陈焕,黄和,高平,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丁香酚类麻醉剂的残留量[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 12) : 156-160.

[2] 刘伟,陈再忠。 麻醉剂 MS - 222 对金鱼体内 AKP、CAT 和 ACP 活性的影响[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 3) : 327-332.

[3] 李思发。 鱼类麻醉剂[J]. 淡水渔业,1988,(01) :22-23.

[4] 刘长琳,何力,等。 鱼类麻醉研究综述[J]. 渔业现代化,2007,( 05) :21-25.

[5] 汤保贵,陈刚,张健东,等。 两种麻醉剂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2010,37,( 03) : 111-114.



鱼类麻醉剂种类及毒理学特性



鱼类麻醉剂种类及毒理学特性

鱼类麻醉剂种类及毒理学特性
集群智慧云企服专利服务
集群智慧云企服软件著作权服务
水产养殖论坛

公司地址:大连市中山区曼哈顿大厦A座2610室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业务合作:159-9855-7370(微信同号) / 173-0411-9111 座机 / 传真:0411-83767788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小鱼壮壮®为我公司注册商标,相关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投稿邮箱:2544906@QQ.com(投稿、侵权删除等)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集群智慧(大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连集群智慧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6

Top